close

To go forward we go back first.

 

 

優化 筋膜體適能 十步驟:

 

 

        近期因為筋膜和結締組織的相關研究,個人化訓練的觀念有所改變。——過去認定的「肌肉」構造,和筋膜、結締組織互相關聯且有相似之處。新的筋膜研究強調體態、覺知力、回彈力和健康飲食,同時也提出觀點為什麼赤足的奧林匹克跑者,相較於穿著傳統防護鞋的跑者,比較少發生脛痛症候群。

 

       假如「我們過去對肌肉的認知,不完全是正確的」呢?這個引人深思的文章標題,發表於國外健康雜誌(Men’s Health magazine)。文章整理自是解剖列車作者Tom Myers工作坊,內容是針對運動選手。亞利桑那州響尾蛇球隊的一位教練James Ready,自從開始探討Myers的筋膜介入法後,說到:「相較於眾多的訓練選單,近期我們大力強調體態的重要性。」同時James Ready也重新評估過去自己鑑別傷害診斷的方法,並說到「我必須全面且更深層的檢視過去在學校所學的—找出疼痛點,然後治療疼痛點。然而以腿後肌群運動傷害為例,腿後肌群只是冒煙的地方,你必須找出失火的起火點,才能真正滅火。」

 

     例如當我們觀察孩童跳躍或是跳繩時,觀察結締組織的回彈能力,遠大於觀察肌肉的作功表現。近期研究顯示,筋膜介入強調發展彈性靈活度(elasticity)。彈性的回彈力,這就是為什麼李小龍可以一拳揍飛人的秘密。

       知名筋膜學者Robert Schleip博士,在筋膜實務應用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更廣於應用於臨床和體適能領域。以下就是優化筋膜體適能的十步驟:

 


 

1. 強調筋膜長鏈的啟動,而非僅強調單一關節/肌肉。表示針對全身性的功能性筋膜鏈進行鍛鍊,不僅是單一肌群的牽張與運動。

 

 

2. 在關節終點角度(end range)進行多方向的牽張。多面向的牽張表示減少重複相同的垂直負載力和牽張力,讓更多負載和原本鬆弛肌群參與。

 

3. 利用能量彈性回彈並強調筋膜的動能醞釀力。例如,貓彈跳的能力不只是肌肉能力的表現。又或是說日本忍者移動的方式,不僅像繩子突然改變方向,更是彈力組織加速與減速的呈現。所以,在功能性動作訓練中,準備期的抗衡動作(prengagement conter movement),也很重要。

 

4.「抗衡動作」對於任何需要強而有力動作的運動都很重要。因為準備期的抗衡動作都是動態的前置牽張。前置牽張的組織結構,對於弓箭手、快速球投手、高爾夫選手,或是任何運動員和體適能都非常關鍵。抗衡動作就是像退一步後,反而幫助動作表現更進一步!

 

5.身心靈整合,是精確運用身體動力學的重點。「痛才有效」的概念,可能會超越身體的極限,導致受傷。在筋膜健身法中,利用高度的肌肉動覺(kinesthetic),來培養身體的感知能力是必須的—例如矯正性運動之一的彼拉提斯、瑜伽和太極。

 

6.正視結締組織的含水特質。含水特質包括提供組織再含水的休息時間組織黏滯性的再恢復期。以馬拉松選手為例,如果跑者全程配速以不同速度(包含短暫步行時間),比起30分鐘以上都在跑步的選手,受傷的機率更低。

 

7.重視個人體質的差異性。筋膜的特質一部分也是源自遺傳。例如,維京海盜天生體質的穩定度佳且容易適應極地氣候;反之,印度廟會舞者,天生有絕佳的穩定度和體質也較適應熱帶氣候。換句話說,對於關節過度活動的女性除了練習瑜伽和牽張運動外,負重和穩定度訓練也是必須的;反之,重訓室中奧勃利類型的男性同胞,牽張運動則是必須的。

 

8.體驗筋膜「能量回彈效應」(rebound energy)時,必須謹慎小心。包含筋膜回彈能力、筋膜長鍊的鍛鍊,因為這樣的訓練亦像玩遊戲,也像冒險一樣。然而,不慎的鍛鍊,將會比單一重複性的肌肉訓練,更容易受傷。初始訓練,強度務必從標準值以下開始。如果筋膜延展感得以維持,次週才能再增加負重量(尤其在動態回彈期)。減少爆衝猛烈的動作,以可以完成多面向平順且優雅的動作,來調整負重量。

 

9.平緩且有耐心的訓練是筋膜訓練的關鍵。請有耐心,以長遠且不屈不撓的精神進行訓練。因為膠原蛋白的恢復週期較長(膠原蛋白的半衰期大約一年),以半年或一年來看筋膜訓練的成效,會比兩個月的成效,更有探討價值。畢竟,傷後的筋膜訓練,立即性的結果訓練結果並非主要目標,而是針對筋膜和結締組織作長期規劃—超過6個月到24個月(和瑜伽或武術鍛鍊的進展類似)。以過往新兵訓練營為例,訓練營密集且短期強度訓練,常併發腔室症候群和筋膜發炎。

 

10.為體適能和身體長遠的耐力,找尋不同的刺激因素。我們從不會將車子加錯油,除了認真清理身體的系統,也要幫身體加對的燃料。意思是指要適當地為身體補充水分,當然也要注意酸鹼平衡。正視身體的生理學機制很重要,除了注意酸鹼平衡外,賀爾蒙效應、慢性發炎、水分補充不足、淋巴和血液回流不佳,都會強力影響筋膜和結締組織,更和體適能訓練息息相關。

       以遠洋船員為例,長時間缺乏新鮮水果,容易造成大量的結締組織損傷,而罹患壞血症。這類筋膜缺乏維他命C的問題,只要及時補充柑橘類水果就可以解決。然而,生活模式也會影響筋膜的品質,主動的生活模式就像是筋膜、肌肉的的營養補充品;反之靜態生活模式和大量富含飽和脂肪和精緻醣類的紅肉飲食習慣,容易增加腎上腺皮質醇(又稱壓力荷爾蒙)分泌和導致慢性發炎。

 

 

 

 

向古人借智慧,研發新的介入模式

 

       一言蔽之,我們開始正視結締組織和身體神經筋膜對體適能運動的影響。氣功和太極一直是家喻戶曉的健康介入方法,運用的原則就是彈力回彈和全身整合性肌力原則。多觀察大自然中的動物,他們是最好的導師。這些筋膜體適能十步驟,是用來提醒我們照顧且強化身體筋膜恢復最佳黏滯力。

       現在,再回到前述的赤足跑者;這些跑者相較於穿傳統跑步鞋的跑者,都是用前足輕輕著地。鞋子這明顯降低身體筋膜和骨架傳遞力道到腳底的能力。試著比較赤足和穿鞋子在草地上跑步,身體不同的感受。傾聽身體的能力和身心靈整合,就是現在發展動態全身性體適能訓練的原則

 

 

 

原文出處:http://www.fascialfitness.net.au/articles/10-steps-towards-fascial-fitness/ 

 

看完這篇文章,有沒有更覺得彼拉提斯,可以從二戰後盛行至今,是有其道理呢~叁角健康講堂,我們下回見囉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Trianglepilat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